2022年5月11日下午,在西莊鎮柳村的古龍門特酒坊舉行了“韓城市首批非遺工坊授牌儀式暨非遺工坊建設經驗交流會”,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少武、副局長杜朝建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趙少強、市文化和旅游協會副秘書長付力銘、市文化館館長徐偉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成曉紅等領導和嘉賓參加。古龍門特酒坊、韓城九味坊、龍門秦晉里、白白饃行、丁家祖傳中醫、大韓原鼓坊等16家單位入選。
近年來,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,中、省相繼部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助力精準脫貧工作基礎上,持續推動非遺工坊建設,依托韓城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、豐富非遺文化資源,以及韓城人敢為人先、埋頭苦干的經濟理念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涌現出眾多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統手工技藝,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產業,在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的同時,有效吸納脫貧人口,帶動就地就近就業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符合非遺工坊的認定標準。
我市首批認定的16家非遺工坊,在脫貧攻堅工作中,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韓城九味坊自2019年起主動承擔轄區3個行政村脫貧攻堅任務,共出資近30萬元,為1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年均分紅1200余元,受益貧困群眾達360余人。八家巷手工空心掛面工坊年產值達1000萬,2021年在韓城市“首屆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”中取得一等獎。16家非遺工坊累計幫扶脫貧人口162戶,吸納就業1100余人,技能培訓28260余人次。
文旅融合、非遺先行。龍門秦晉里又稱“古城美食街”位于古城核心位置,是韓城旅游的金字招牌和必打卡地?!鞍装尊x行”的王利貞、“星亮葫蘆”的孫星亮還有“學巷醋坊”的樊克杰,既是非遺傳承人又是工藝大師,也是非遺工坊領頭人,多次代表韓城赴外地參加各類展銷推介活動,榮獲贊譽。以及“郭莊點心”、“梭魚舞手織布”都是韓城知名品牌。
“錦華小吃”口味純正地道,被譽為“老百姓自家的小廚房”;古龍門特酒坊還原韓城古法釀酒技藝,搭建就業平臺,助力鄉村振興;“武家面”的負責人武娟和“夏陽薛家羊肉胡卜館”的負責人薛云軒都是80后,致力于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經營傳統非遺產業,“武家面”加盟連鎖店110余家,走出韓城、走向全國;“夏陽薛家”真空包裝羊肉胡卜年銷2萬余盒,提高了生產力和市場競爭力。
通過設立非遺就業工坊,總結提煉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可持續的非遺就業工作經驗與模式,宣傳推廣,帶動群眾學習傳統工藝,創造更多就業機會。今后我市還將繼續發揮政策引導作用,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,推動非遺工坊可持續發展,用非遺力量賦能鄉村振興,讓傳承和經濟獲得雙豐收。
附件